浮云渐尽尚模糊,惭说星眸恋若珠。
对面花如隔秘雾,推窗月似障纱㡡。
难同阮藉论青白,好向维摩参寂无。
忽忆东堂狂饮夜,灯光烂灿醉呼卢。
目病初愈示敬亭贻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目病初愈示敬亭贻谋’——一首清代的诗歌赏析
敦敏,字子明,号懋斋,是清朝宗室,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与弟弟敦诚都以诗名显赫,其作品《懋斋诗钞》更是为研究《红楼梦》提供了重要资料。
《目病初愈示敬亭贻谋》这首诗创作于他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于人生、自然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诗中表达了诗人在目疾康复后,对友人敬亭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的独白,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浮云渐尽尚模糊”描绘了一幅天空渐渐晴朗但云彩仍显朦胧的画面,喻指疾病虽然已愈,但心中的迷茫与困惑仍未完全消散。接着,“惭说星眸恋若珠。”诗人自谦地表示,尽管视力有所恢复,但仍然无法摆脱对璀璨星辰的迷恋。这两句通过对比,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在精神层面上的疲惫与渴望。
“对面花如隔秘雾,推窗月似障纱幮。”进一步扩展了主题,诗人用“花如隔秘雾”、“月似障纱幮”等形象生动的比喻,形容眼前景物虽近在咫尺,却如同隔着一层薄雾或被一层帷幔遮挡,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感。
“难同阮籍论青白”,这句诗中的“青白”可能指的是古人常以青白眼来区分朋友之间的深浅。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尽管有共同的志趣和理念,但在具体的实践和行动上难以达成一致。最后两句“好向维摩参寂无”,“维摩诘”,即佛陀的弟子,因不著相而被称为“空王”。此处诗人借用维摩居士的形象,表达了对超然物外的向往和追求。
《目病初愈示敬亭贻谋》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表现,不仅展示了敦敏作为清代著名诗人的艺术成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哲理思考。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展示,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