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新 · 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
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是一首由元代诗人张可久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对比秋菊和春花,赞美了张见阳的政绩和品德。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秋风袅袅菊花新,
霜露凋零不待人。
何似江边闲种树,
一枝红艳出墙邻。

注解

张见阳:张纯修,字子敏,号见阳,浭(gēng)阳人。

江华:在湖南省西南部,今为瑶族自治县。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张见阳令江华县,作者填此以送。

愁绝:极度的忧愁。

易:改变。

鹧鸪声里:借指见阳将去的江华之地,地在西南方,故云。且鹧鸪声亦含有惜别之意。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句:意谓张见阳将赴任到遥远的江华,此刻送行为之生愁添恨,而天色也彷彿变得晦暗迷蒙了。

渺渺:遥远。

楚天: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国,楚在南方,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句:用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谓见阳将去之江华,也正是秋色凄凉,令人惆怅。

“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句:意谓在送别见阳之时依依难舍,杨柳折断了无数次,本应趁着长亭离宴上的笛声作别,却仍不忍分手离去。吹度,犹吹送。

征鸿:征雁,大雁秋来南飞,春来北往,但诗词中多指南飞之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