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侵晓天门未启开,青鸾先到紫霄间。真官玉佩缀仙班。
下土封章勤奏请,玉皇恩许一生闲。往来骑鹤驻名山。
【其二】
行尽神山到玉峰,峰头秀峭似芙蓉。飞泉如练挂长松。
碧眼紫髯何处客,闲来松下听晨钟。无人知是赤鳞龙。
【其三】
绛阙千年白玉楼,词臣供奉殿东头。陇西长吉最风流。
更采江南肠断句,素娥初向月中讴。一声玉笛碧空愁。
【其四】
闻道尘中有钓矶,隔江红树满秋晖。草生空地没双扉。
却厌海山无住处,结庐欲向此中归。夜随孤鹤掠波飞。
【其五】
玉女调丝弄苦篁,无愁无怨动清商。轻风吹起九霞裳。
天姥亲梳云鬓腻,世人学画翠娥长。笑声归去月茫茫。
浣溪沙 · 游仙五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游仙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创作于元丰元年。这组词作于苏轼任徐州太守时赴徐门石潭谢雨途中。
第一首词写在谢雨路上所见之景,描绘了雨后田野的宁静与生机,以及麦苗青青的美景。通过“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展现了雨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第二首词描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农村姑娘三五成群站在家门口看望使君的情景和农民丰收后祭祀神灵的欢乐情景。第三首词反映了初夏时节农村的生活情趣,展示了农家的日常生活和农忙季节的繁忙景象。第四首词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通过“旋抹红妆看使君”等句,生动地描绘了乡村妇女的日常活动和她们对生活的热爱。第五首词写归家后的感想,通过对“采桑姑”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整组词作以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将农村的自然景色和人情风俗刻画得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浣溪沙·游仙五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的诗词佳作,也是反映苏轼生活哲学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文献。通过这些作品,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自然景观,以及苏轼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