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旧友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遇旧友》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吴伟业,这位明代的文坛巨擘,其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着独到之处。以下对《遇旧友》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背景: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后成为清代初期的重要文学代表人物。
  1. 作品原文
  • 在这首诗中,吴伟业用简洁而充满力量的语言描绘了与老友重逢的场景。诗句“相逢一笑泯恩仇”展现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当时正值明清交替之际,战乱频仍,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显得尤为脆弱,但同时也催生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1. 主题思想
  • 友谊的价值:《遇旧友》不仅表达了诗人与老友重逢的喜悦,还深刻揭示了真挚友情在困难时期的珍贵价值。通过描写与老友把酒言欢、共商国事的情景,诗人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
  1. 艺术特色
  • 诗歌形式: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严谨的格律美。五言律诗要求每句五个字,共有八句话,音律和谐,节奏鲜明,非常适合表达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 语言风格:吴伟业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朴素而深情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他的诗句简洁明了,却又不失深意,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1. 社会影响
  • 文学地位:《遇旧友》是吴伟业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研究明代末期文学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文本。
  • 后世影响:该诗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和学者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借鉴或模仿这首诗的风格和主题,使得这首诗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遇旧友》不仅展示了吴伟业作为诗人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一种抒发,也是对整个社会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