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华《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谓:「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余谓此唯淮海足以当之。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也。
人间词话 · 第二十八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中说道:「秦观、晏几道,是古时的伤心人呀,他们平淡的语句中都别有回味,浅显的语句中都别有情趣。」我认为,这句话只有秦观能够相称。晏几道矜持自贵有馀,衹可与张先、贺铸等人并驾齐驱,如果要与秦观抗衡就有所不足了。
介绍
《人间词话·第二十八则》是清代文学家王国维在1904年所作的一篇文论文章,主要讨论的是中国古代的诗词创作及其艺术特点。王国维通过这一章节,提出了“境界”这一概念,用以评价诗词的艺术成就。他认为,诗词的境界可以分为三种:自然境界、艺术境界和优美境界。
自然境界指的是诗词中表现的自然景物与景象,它不依赖于作者的情感和想象,而是直接呈现给读者。这种境界的诗词往往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自然的美景之中。
艺术境界则是通过诗人的情感和想象力,将自然景物与景象转化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和深刻内涵的艺术形象。这种境界的诗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优美境界则是将自然景物与景象与诗人的优美情感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和谐而美好的艺术效果。这种境界的诗词往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够给读者带来愉悦和美的享受。
《人间词话·第二十八则》通过对诗词境界的探讨,揭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它对后世的诗词创作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