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 其十九

卿筹烂熟我筹之,我有忠言质幻师。
观理自难观势易,弹丸垒到十枚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其十九》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下面将从诗歌内容、主题思想、艺术特点以及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诗人介绍
  •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又字篔园,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嘉应州(今梅州市)人,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外交及文化人物,被誉为“维新派领袖”。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晚期的动荡与变革,其诗词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以及对改革的热切期望。
  1. 诗歌原文
  • “絮棉吹入化春衣,渡海山藷足疗饥。一任转输无内外,物情先见大同时。”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这首诗描绘了春风如絮般轻盈地吹进人们的生活中,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渡海山藷被用作比喻,暗示着通过变革可以解决饥饿问题,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之道。
  • 象征意义:风和雨作为自然现象在这里象征着变革的力量,能够带来清新的空气和滋润大地。春风和渡海山藷的组合表达了变革能够带来生机勃勃的社会氛围。
  • 时代背景:这首诗作创作于19世纪末的清朝晚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势衰微,社会矛盾激化。黄遵宪在这首诗中寄托了对国家振兴的期盼,希望通过变革来打破清朝的束缚,实现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己亥杂诗·其十九》不仅是黄遵宪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其时代使命感的体现。它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