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亭北,夕阳空。晚烟笼。倾国名花何处,只春风。
自是羽衣尘土,采蘋休怨楼东。一样梨花寒食夜,翠微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荒亭北,夕阳空。晚烟笼。倾国名花何处,只春风。
自是羽衣尘土,采蘋休怨楼东。一样梨花寒食夜,翠微中。
董元恺是清代的一位词人,他的作品《春光好 · 过沉香亭址》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感慨和世事无常的抒情词。
董元恺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词人,字舜民,号子康。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挫折,这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顺治十七年(1660)的举人身份并未能给他带来长久的仕途成功,反而使他的生活充满了坎坷。《春光好 · 过沉香亭址》正是他在遭遇官场失意后创作的一首词作,它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心境,也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从词的内容来看,“荒亭北,夕阳空”,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静谧景象,而“晚烟笼”则增添了一层朦胧的氛围。“倾国名花何处,只春风”,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感伤。“自是羽衣尘土,采蘋休怨楼东”,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身处尘世的清醒认知和一种淡泊的态度。最后一句“一样梨花寒食夜,翠微中”,以梨花和寒食夜作为背景,进一步衬托出词人在清冷月色下的孤独感受。这种用词造句的方式,体现了董元恺高超的文学技巧和深邃的艺术修养。
《春光好 · 过沉香亭址》不仅是董元恺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反思与感悟,展现了一位文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精神风貌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