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系兰桡。
扬州好,秋九在江干。接得黄花高出屋,抬来紫蟹大于盘。香腻共君餐。
扬州好,年少记春游。醉客幽居名者者,误人小巷入兜兜。曾是十年留。
扬州好,评话晚开场。略说从前增感慨,未知去后费思量。野史记兴亡。
梦香词·调寄望江南四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香词·调寄望江南四首》是费轩所作,以赞美扬州的美景和历史人文而闻名。下面对这首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创作背景:《梦香词·调寄望江南四首》的创作背景与明末清初时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息息相关。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文人墨客们在忧国忧民的情怀下,通过诗词抒发对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的感慨。费轩作为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其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
作品特色:《梦香词·调寄望江南四首》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扬州的美好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如“接得黄花高出屋,抬来紫蟹大于盘。香腻共君餐”等句子,将扬州的自然景观和物产特色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这些作品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使得《梦香词·调寄望江南四首》成为研究清代扬州文化的重要文献。
艺术价值:费轩的《梦香词·调寄望江南四首》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其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其二,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其三,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这些特点使得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梦香词·调寄望江南四首》不仅是费轩个人的文学创作,也是清代扬州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变迁,同时也能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和价值。
注解
者者:清代康乾时扬州有酒家名“者者居”。
兜兜:扬州小巷幽深曲折,有小巷名“兜兜巷”(今存于扬州市广储门大街),费轩诗中“误人小巷”的来历与历史背景是,当年清代扬州古兜兜巷狭窄曲折,路径甚多,巷内店铺门面外观又及为相似,故行人常歧误。
“评话”句:扬州评话源远流长,至康乾时巳流派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