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 · 其五

万户千门尽劫灰,吴姬含笑踏青来。
今日已无天下色,莫牵麋鹿上苏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门 · 其五》是一首反映苏州阊门风光的宋代诗歌。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吴门 · 其五》的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号道人,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造诣闻名于世,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句原文:吴门耸阊阖,迎送每跻攀。一水帝乡路,片云师子山。落鸿渔钓外,斜柳别离间。白傅归休处,盘桓几厚颜。

  3. 诗意解析:诗中描绘了苏州阊门的景象,用“吴门耸阊阖,迎送每跻攀”表达了阊门雄伟壮丽的特点,以及人们在此往来穿梭的情景。接下来,“一水帝乡路,片云师子山”通过具体的景象展现了阊门附近的自然美景,给人以美的享受。

  4. 历史背景:范仲淹在庆历三年(1043年)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并在景祐五年(1038年)随富弼、韩琦等共同协助夏竦平定西夏叛乱。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深入了解边疆地区的情况。

  5. 作品鉴赏:范仲淹的《吴门 · 其五》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苏州阊门的繁华与美丽,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对闾门景象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审美感受,也寄托了对国家和平稳定的祝愿。

《吴门 · 其五》不仅是一首描绘苏州阊门风光的文学作品,更是范仲淹对家乡深厚的感情和对国家繁荣稳定的美好祝愿的体现。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文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