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 · 其四

空言少据定难猜,欲把明珠寄上才。
闻道别来餐事减,晚妆犹待小鬟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海上 · 其四”是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属于《感遇十二首》中的一首。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号曲江居士,汉族,唐朝官员、文学家、诗人。祖籍渤海(今河北沧州),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开元十四年(726年)状元及第,授内供奉监直门下省,迁中书舍人,唐玄宗朝与李白、杜甫、王维并称“诗坛四大才子”。
  1. 诗歌原文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贱士难可处。

  2. 诗句解释

  • 孤鸿海上来:孤鸿即孤独的大雁,这里象征着诗人自己。孤雁从大海的方向飞来,暗示着诗人的漂泊不定和内心的孤独。
  • 池潢不敢顾:池潢指的是护城河,这里的孤雁不敢靠近,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恐惧。
  • 侧见双翠鸟:侧见即侧面看到,双翠鸟在这里象征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对手或敌人。
  • 巢在三珠树:三珠树可能是指一种珍贵的树木,翠鸟在树上筑巢,暗示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困境和无奈。
  • 矫矫珍木巅:矫矫意为挺拔、高傲,珍木巅则形容树木的高耸入云,这里用来形容那些能够高居顶端的人,暗示了诗人对于权力和地位的追求。
  • 得无金丸惧:金丸可能是指贵重的物品,这里的比喻表示那些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人也会感到恐惧。
  • 美服患人指:美服指华丽的服饰,患人指受人指指点点的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眼光和他人评价的担忧。
  • 今我游冥冥:冥冥意为朦胧、模糊,这里表示诗人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无法看清自己的未来。
  • 贱士难可处:贱士意指地位低下的人,难以相处。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社会地位的无奈和对人际关系的担忧。

通过了解“海上 · 其四”这首文学作品的背景、作者和主要内容,可以更深入地欣赏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哲理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