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 其十

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
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七言绝句组诗,共计三百一十五首。这首诗作于诗人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当时诗人怀着难言之痛辞官南归,离开了居住二十余年的京师。

下面将简单探讨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 内容解析

  • 第一句“浩荡离愁白日斜”:描述了诗人在离开京城时的心情和景色。这里的“浩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广阔和深远,而“离愁”则直接表达了他离别京城时的忧愁和不舍。“白日斜”则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 第二句“吟鞭东指即天涯”:这里的“吟鞭”是指诗人手中拿着的吟诗的笔杆,而“东指即天涯”则表达了诗人决心离去的决心。这里的“即天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对家乡的思念。
  • 第三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里运用了“落红”和“化”两个意象来表达生命的循环和转化。诗人认为,即使是凋零的落花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们会化作春泥,继续滋润着大地、培育着新的生命。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的哲理理解,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融入到简短的句子中,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才华。
  •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通过自己的遭遇和感悟,批判了社会的腐败和不公,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己亥杂诗》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表达个人情感与思想的诗歌佳作。它不仅是龚自珍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注解

题按:先大父宦京师,家大人宦京师,至小子,三世百年矣!以己亥岁四月二十三日出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