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影 · 卷一 · 二十七

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幽梦影》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张潮所著的一部文学作品。这部作品主要关注于以优雅的心胸、眼光去发现美的事物,可以说是求美的著作。以下将简要介绍这本作品:

  1. 创作背景:张潮出生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0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字山来,一字心斋,号仲子,自称三在道人。他与冒襄、孔云亭、陈维崧等名士有诗文往来,言论诙谐,观点精辟,处世潇洒,交友不拘。他的文学创作在当时是一种超越世俗的超脱态度,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
  2. 内容概述:在这首诗中,张潮借古人之言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丰富和情趣。花月美人代表了美的追求,而翰墨棋酒则象征着艺术和文化的陶冶。他提出,即使没有这些看似必需的人间享乐,人们也可以找到其他方式来体验生活的美好,甚至可以选择不以人类的形式存在。
  3. 主题思想:《幽梦影》的主要思想是强调人生自由和多样性。他认为,人生不应该被固定在一个模式或框架里,而应该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这种思想在当时是一种超越世俗的超脱态度,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
  4. 艺术风格:《幽梦影》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其对美的发现和赞美上。张潮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欣赏,就能发现其中的美。他通过各种比喻和象征,生动地描绘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生活的诗意和韵味。

《幽梦影》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清代文学的内涵,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赏析

石天外曰:予另有二恨:一曰才人无行,二曰佳人薄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