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影 · 卷三 · 其十

清宵独坐,邀月言愁;良夜孤眠,呼蛩语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幽梦影 · 卷三 · 其十》是张潮在1706年创作的一首短诗。张潮(1650-1708),字山来,号心斋,江苏吴县人。这首诗以其简练而深邃的内涵和哲理性,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两种面向的思考:入世与出世。

这首诗通过对两位历史人物的引用,提出了人生的两个重要面向:入世与出世。张潮倡导人们在世俗生活中保持智慧与圆融,同时又鼓励他们在面对纷扰时能有超越的精神追求。这种人生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张潮在诗中提倡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即使环境再怎么变化,也要有一颗不变的本心。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要坚守自己的内心信念。这种信念是人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张潮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推崇。他对苏东坡、杜枚之等人的作品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欣赏,这些作品在他的创作中也有所体现。这种文化上的自信和骄傲也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

从文学角度来看,《幽梦影 · 卷三 · 其十》的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诗中的用词选择、句式结构都经过精心雕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如“万事可忘,难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等句子,不仅意境深远,而且在表达上也极为巧妙。

《幽梦影 · 卷三 · 其十》不仅是一本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学思想和丰富文化底蕴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张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多彩。对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历史以及文化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赏析

黄孔植:此逆旅无聊之况,心斋亦知之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