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影 · 卷三 · 六十六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之妙境;「帆随湘转,望衡九面」二句,极泛舟之妙境;「胡然而天,胡然而帝」二句,极美人之妙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幽梦影》是清代文学家张潮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采用简短的格言、警句和语录形式来表现哲理思考或生活情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幽梦影》的作者是张潮(1650—1708),字山来,号心斋,别号香雪、焦山,又号心斋居士、三在道人。祖籍徽州,后移居扬州。张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如《长干行》就颇为世人所称颂。
  2. 内容主题:《幽梦影》通过自然景物与世事的思考记录展现了清初文人的生活趣味和人生态度,其中充满了雅趣异癖和机智幽默的元素。书中包含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意境之美;“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哲学深度;“帆随湘转,望衡九面”的自然之美;以及“胡然而天,胡然而帝”对人物形象的高度概括。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美,还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世事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3. 文化意义:在《幽梦影》中,张潮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文人活动圈。这本书不仅在当时深受推崇,而且在不同时空下展现了其不同的时代意义。同时,《幽梦影》也成为了后人续作和仿作的重要源泉。在国外,它也被广泛译介,显示了其跨文化的深远影响。
  4. 艺术形式:作为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幽梦影》采用了简洁的格言、警句、语录形式来表达哲理思考或生活情趣,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得这部作品在经传、史鉴、诗文之外另立一体。
  5. 创作背景:《幽梦影》的创作背景非常独特。在组织刊刻的过程中,张潮邀请众多好友为此书作序、撰写评语等以增加此书分量,凭借此书营造了以其为中心的文人活动圈。同时,在近现代,此书吸引了后人进行相关续作和仿作,显示了不同时期读者对此书的喜爱和追随。

《幽梦影》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蕴含丰富哲思和文化内涵的心灵鸡汤式随笔集。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念,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通过对《幽梦影》的阅读,人们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还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理智慧,从而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注解

「胡然而天,胡然而帝」二句:语出《诗经.庸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