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诗品·勇改

千招不来,仓猝忽至。
十年矜宠,一朝捐弃。
人贵知足,惟学不然。
人功不竭,天巧不传。
知一重非,进一重境。
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续诗品·勇改》是清代袁枚创作的一篇文学作品,旨在阐述诗歌创作和人生应持有的态度。

袁枚在其作品中提出“知一重非,进一重境”,即知道什么是不完美的,并努力追求更高层次的境界。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文学创作,同样适用于人生的各个方面。无论是个人的成长、学业的完成,还是团队的合作,都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和改进,才能达到更高的成就。

《续诗品·勇改》中强调了“勇改”的重要性。袁枚指出,在创作过程中发现并改正错误是必要的,这不仅是艺术家的责任,也是普通人应有的态度。这一点对于现代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现代社会的信息更新迅速,知识更新频繁,只有不断学习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续诗品·勇改》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例子来说明“勇改”的必要性。如白居易的诗歌历经多次涂改,最终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而春秋时的晏子则被司马迁称为“不辱使命,雄辩四方”,他将自己比喻为有疙瘩的木头,需要经过斧子劈、刀子削等工具的打磨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勇改”的价值和意义。

《续诗品·勇改》还强调了“改过”对减少谬误、校准人生航向的重要性。正如古人所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持续的自我反省和改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环节。这不仅适用于个人发展,也适用于社会治理和企业管理,通过不断的“勇改”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续诗品·勇改》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行动指南。它提醒人们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应勇于面对和改正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