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追锋,似周道、平平如砥。
经过处、恶溪衔渡,流沙同轨。
斜日瀛洲曾击楫,秋风大漠新开邸。
望汉官、威重几时来,跂而视。
袒帷驻,经营始。
樽俎事,规模侈。
只题桥司马,别生感喟。
辽鹤重来城郭是,天狼何日干戈洗。
待闲中、望远一吟哦,传笺寄。
满江红 其二 前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其二·前题》是宋代诗人奭良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后世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研究的宝贵资料。
奭良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斗争,以及个人的情感与理想。通过《满江红·其二·前题》,读者可以看到一个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万里追锋”表达了一种壮志凌云、不畏艰难险阻的决心,而“周道如砥”则描绘了一种平稳发展的愿景。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诗人的政治抱负,也体现了他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从诗歌的结构上看,《满江红·其二·前题》采用了典型的起承转合形式,首句即点明了主题,“万里追锋”引领出诗人的远大志向。中间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恶溪衔渡、流沙同轨)来隐喻政治上的困难与挑战。最后一句“望汉官、威重几时来,跂而视”,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期待与忧虑,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
《满江红·其二·前题》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技巧,也在思想内涵上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值得每一位热爱文学与历史的人们深入研究与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