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偶成

紫禁遥闻玉漏迟,露华滴遍万年枝。
风帘不动尘喧隔,月满瑶阶意孰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宫中偶成》是清代诗人爱新觉罗·胤禛的作品,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作者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皇帝,康熙四十八年被封为雍亲王,六十一年十一月即位,次年改元雍正。即位后,他颁布诏训,整顿吏治,严厉镇压了与之争位的诸弟和亲信,如胤祉、胤禟等人。他还对苏、宁两织造等家族进行了重罚。此外,他还设立军机处,重用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等大臣,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
  1. 原文赏析
  • 诗中“紫禁遥闻玉漏迟,露华滴遍万年枝”描绘了宫廷中的宁静景象,玉漏(古代计时器)在深夜时分滴答作响,露水从万年树上滴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皇权的永恒。
  • “风帘不动尘喧隔,月满瑶阶意孰知”则通过风帘的静止和满月照亮的台阶,传达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1. 艺术成就
  •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独到感悟。其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律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使人产生对宫廷生活复杂情感的感受。
  • 作为清代宫廷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当时宫廷文化的风貌,还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政治变革的思考和期望。

《宫中偶成》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理解清代宫廷生活和作者个人情感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那个时代宫廷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作者对于权力、文化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