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怀宗御容歌

甲申三月国大变,贼骑横行满京甸。
百官狂走内竖降,九门洞开人不战。
烈皇平明起太息,独自击钟向前殿。
左右顾视无一人,公主饮剑情割断。
身殉社稷在煤山,血诏留衣发掩面。
后来渴葬向玄宫,六十年间市朝换。
宁知遗像今尚存,天人眉宇臣民见。
黄袍白铠玉几陈,端然帝座赫百神。
龙髯一尺怒欲拂,似愤当日无忠臣。
况值万方苦兵革,郁陶犹疑见颜色。
直是忧勤一片心,纵有丹青画不得。
史相可法涕泣绘此图,军前跪拜激顽夫。
翠华金根走姑孰,雕戈铁骑围江都。
惜哉孤城卒难守,空将报国心肝剖。
敕印亲文贺总戎应昌,指挥卓焕捧御容。
真州欲往飞梁断,完节自赴波涛中。
指挥平生节自矢,因奉御容不敢死。
至今从子藏宝函,挂出天颜真尺咫。
忆昨路经思陵东,松桧飒飒来阴风。
鼎湖龙驭去不返,金盘谁荐樱桃红。
呜呼!
国家养士三百载,杀身成仁几人在?
羡君忠孝聚一门,永与此图垂勿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怀宗御容歌》是一部关于南明弘光帝的历史文学作品。该作品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为主角,通过描绘其在国难当头时的艰难处境和精神风貌,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悲剧命运。《明怀宗御容歌》是清朝时期的作品,由无名氏所作。它以甲申三月的国事变故为背景,描述了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内外压力巨大的局势。

从创作背景来看,明朝末年是一个多事之秋,国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崇祯皇帝作为一国之君,面对内忧外患,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试图挽救国家的危亡。崇祯皇帝的形象在《明怀宗御容歌》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他不仅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君主,也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帝王。

从文学技巧上看,《明怀宗御容歌》采用了丰富的历史细节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南明时》,史可法追绘崇祯皇帝的画像,激励群臣雪耻。南都破后,指挥使卓焕捧御容奔逃,使其免于战火。这幅画像后来藏于卓焕从子家中。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也使得崇祯皇帝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明。

从艺术价值来看,《明怀宗御容歌》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历史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它的创作背景、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等方面都体现了作者的高超艺术造诣。通过对崇祯皇帝在危难时期的描绘,作品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魅力和悲剧命运,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明怀宗御容歌》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丰富艺术内涵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再现了崇祯皇帝的生平事迹,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入挖掘和艺术再现,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明朝末年的重要窗口,同时也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