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林贞女夫李某联

本来兰玉易摧,累尔翁老悼童乌,此去匆匆真太恝;
自古彭殇同寿,幸有妇徽增寡鹄,千秋啧啧又奚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林贞女夫李某联》是一首清代的对联作品,作者是待考

在对联中,作者通过对林贞女的丈夫李先生的哀悼之情,表达了对亡者深深的怀念和不舍。整篇对联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首先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此对联通过“本来兰玉易摧,累尔翁老悼童乌”和“自古彭殇同寿,幸有妇徽增寡鹄,千秋啧啧又奚悲”,表达了作者对于林贞女夫去世的悲痛与哀思。其中“本来兰玉易摧”,“累尔翁老悼童乌”,这些句子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悼念,同时也揭示了生者面对生死无常的无奈与哀伤。

其次从艺术手法上来看,此对联采用传统的对仗和用词技巧,使得整副对联在形式上整齐划一,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这种严谨而精致的结构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使读者在感受语言之美的同时,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这首对联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生死观的一种态度。在这个背景下,对联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游戏,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宣泄。通过对林贞女的丈夫的哀悼,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死亡的看法以及人们应对死亡的态度。

《挽林贞女夫李某联》不仅仅是一首诗文,它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一次心灵的交流。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历史意义上,都是值得后人研究和欣赏的艺术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