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署联

眼前皆赤子;头上有青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任城县署联》是徐宗干创作的一副对联,表达了他对官场腐败的看法和对清官的赞扬。下面将详细分析这副对联:

  1. 作者简介:《任城县署联》的作者徐宗干,字树人,江苏通州(今南通)人,是清代的官员。他的仕途较为坎坷,从进士到担任多个官职,如福建台湾道、浙江按察使、福建巡抚等,最终谥为“清惠”。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著有《斯未信斋文稿》及自订年谱等方面,而对联艺术则是其生活的另一面展现。

  2. 对联内容与意义:《任城县署联》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现状的深刻洞察。其中,“老吏何能,有讼不如无讼好;小民易化,善人终比恶人多。”表达了作者认为,在复杂的官场中,避免纠纷和诉讼,让民众和平相处,才是更为理想的治理方式。此联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清廉政治的追求。

  3. 文化价值:《任城县署联》不仅仅是一副对联,更是清朝时期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联的创作,官吏们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和道德观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这种通过文字来传递价值观和理念的文化现象,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

《任城县署联》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其独特的地位,也在社会历史和文化传承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分量。它不仅是古代文人墨客智慧的结晶,也是后人了解和学习古代社会治理智慧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