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钊联

七品八品九品,品愈趋而愈下;
一集二集三集,集日积而日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黄钊联》是清代诗人严保庸创作的一首七律。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严保庸,字仲达,一字仲子,号云门山人,晚号云门居士,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他出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初年。严氏出身世家,曾祖为明代名臣严嵩。其一生经历了清朝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1. 作品原文
    关心夜雨疏帘,费半盏寒灯,为来日谋朝齑夕韭;回首春风上苑,剩一枝秃管,与诸君写近水遥山。

  2. 诗中意境

  • “关心夜雨疏帘,费半盏寒灯”描绘了一幅清贫而宁静的夜晚景象,反映出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态度。
  • “为来日谋朝齑夕韭”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规划,通过描述日常的食材准备过程,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入微和对家人的深切关怀。
  • “回首春风上苑”则暗示了诗人曾经的仕途经历,以及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剩一枝秃管,与诸君写近水遥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朋友们的思念之情。
  • “品愈趋而愈下;一集二集三集,集日积而日多”则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认为作品如同积累一般,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1. 诗歌鉴赏
  • 《赠黄钊联》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是研究清初文人思想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文本。
  • 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依然保持乐观和坚韧的态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珍视。
  1. 社会影响
  • 《赠黄钊联》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它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 该诗还体现了当时文人的思想状态和社会风貌,对于研究清代文人的生活和创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赠黄钊联》作为清代严保庸的一首七律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更在思想文化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思考,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