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某僧联

既已摩顶庵中,宜守空王戒律;
何故画眉窗下,偏学京兆风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某诗僧联

在明末清初这个动荡的时代,一位文人墨客以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画作。《赠某》是明代诗人岑征所作,其作品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与佛理的独特感悟。

《赠某》中,岑征以“自从泰岱归罗浮,气化乘除几度秋”开篇,寥寥数语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泰岱之雄伟、罗浮之秀美、气化的无常,无一不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武陵溪路今已杳,暂作安期海上游”,更是以神话中的神仙安期羡为比,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尘世,却依然怀揣着超脱世俗的理想。

在《赠某》的另一部分,诗人通过“沉默知君甘小就,一斑聊见回天手”两句,赞美了僧人的淡泊明志。这种境界不仅体现了诗人自身的修行成果,也反映了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放下执念,回归自然。而“陆通任意且狂歌,陶令寄情诗与酒”,则描绘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一种友谊和相互理解。他们虽身处不同的时代背景,却能够在诗歌中找到共鸣,共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赠某》的结尾“逢君如与虚舟遇,虽有褊心人不怒”,更是透露出诗人对人性的宽容与理解。他认为,无论世间如何变迁,真诚的友情和心灵的契合才是最宝贵的。“行止原无忤物肠,沉酣累出惊人句”,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才能,他能够将内心的感悟化为文字,让读者为之震撼。

《赠某》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与人生哲理领悟的诗作,更是一种对心灵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它的语言简练而深邃,情感真挚而内敛,让人在阅读时不禁沉思良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