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庸碌碌曹丞相;哭哭啼啼董太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庸庸碌碌曹丞相;哭哭啼啼董太师。
《嘲董诰曹振镛联》是清代诗人待考创作的一首诗。该诗以简洁的对仗和深刻的内涵著称,通过对比“庸庸碌碌”的曹丞相与“哭哭啼啼”的董太师,揭示了两人的不同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取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权力、地位和道德观念的不同看法。
曹振镛作为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官运亨通,位极人臣,最终以81岁高龄病逝,死后被赐予“文正”谥号。他的生平体现了清朝官场中一个典型的政治人物形象,以其“多磕头、少说话”的六字秘诀而闻名。在曹振镛的影响下,他的政治策略被后世津津乐道,成为清朝近300年仅有的8名“文正”之一。《嘲董诰曹振镛联》中的“庸庸碌碌曹丞相”便暗指曹振镛的这一特点。
董诰则在乾隆、嘉庆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他在清朝官场上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尤其是在保和殿大学士的职位不再授人后,董诰成为事实上的内阁首辅。董诰的去世同样得到了嘉庆皇帝的亲临祭奠,还赐给他御制哀诗,表达了对其清正廉洁的高度评价。因此,诗中的“哭哭啼啼董太师”不仅描绘了董诰的形象,也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上的重臣形象,展现了清代官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通过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评述,也传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