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南山寺即景

平生雅爱入山游,闻到南禅兴未休。
十里杏花红雨路,几层杨柳绿荫楼。
望中湟水三分涨,城里炊烟万户稠。
读罢残碑频感慨,雪泥鸿爪几人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游南山寺即景》是清朝时期基生兰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春天游览南山寺庙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存。

诗中“平生雅爱入山游”一句表达了基生兰对山林游历的热爱和执着,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体现了他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和内心世界的丰富。诗中还描述了杏花烂漫和杨柳依依的景象,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生机盎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受能力。

诗句中“十里杏花红雨路”和“几层杨柳绿荫楼”等描写,不仅呈现了南山寺及其周边的自然美景,更通过“十里”、“几层”这样的数量词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画面感。同时,“红雨”与“绿荫”这两种色彩的对比,以及动态的视觉元素,使得整个景象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感。

诗篇在情感表达上也颇具特色。通过对湟水上涨、城里炊烟稠密等自然现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他对城市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而且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体悟。

《春日游南山寺即景》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基生兰对自然之美、生活之趣以及个人情感的一次深刻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值得后世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