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犊谣一名佛前谣一名梦为儿谣(壬午)

黄犊踯躅,不离母腹。
踯躅何求,乃不如犊牛。
昼则壮矣,夜梦儿时。
岂不知归,为梦中儿。
无闻于时,归亦汝怡。
矧有闻于时,胡不知归。
归实阻我,求佛其可。
念佛梦醒,佛前涕零。
佛香漠漠,愿梦中安乐。
佛香亭亭,愿梦中人苦辛。
苦辛恒同,乐亦无穷。
噫嘻噫嘻,归苟乐矣。
儿出辱矣,梦中人知之,佛知之夙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犊谣一名佛前谣一名梦为儿谣(壬午)”是清代龚自珍的作品《黄犊谣》。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寓意、独特的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思想。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具体介绍:

  1. 诗人简介:龚自珍,生于清嘉庆年间的浙江仁和,其家族渊源深厚,其父龚丽正是知名的学者和政治家。龚自珍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博学多才,尤其擅长诗歌创作。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其中不乏反映时代特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
  2. 诗歌内容:《黄犊谣》这首诗中,“黄犊踯躅”,描绘了小黄犊子在母腹中徘徊的情景。它象征着纯真和无辜,同时也暗示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和无助。诗句中的“昼则壮矣,夜梦儿时”,透露出白天显得强大有力,夜晚却怀念童年的美好时光。这反映出人在成年后的某种心理变化,即尽管生活看似充实,内心深处却常常向往过去无忧无虑的日子。
  3. 诗歌风格:龚自珍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精炼且富有哲理。他善于通过简洁有力的诗句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黄犊谣》正是这样一首作品,通过对黄犊子的描述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4. 诗歌影响:《黄犊谣》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被广泛传颂。它不仅是龚自珍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篇章。其影响力不仅限于文学领域,也在社会文化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犊谣》作为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和个人情感的独特表达。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生动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细细品读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