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三百二》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一首七绝,该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当时诗人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315首。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 诗歌原文
- 九州生气恃风雷:此句表达了对国家改革的期望,认为国家的生机和活力来源于变革。
- 浩荡离愁白日斜:形容诗人离别时的惆怅心情,以及日落时分的凄凉景象。
- 落红不是无情物:这里用落花来比喻那些为国家作出贡献却未能看到成果的人,强调他们不应被忽视,而是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
- 化作春泥更护花:“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说这些落红最终会化成肥料,滋养新花,象征着他们的牺牲和贡献是值得的,为新的生命和新的进步提供支持。
- 作者介绍
- 龚自珍: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璚人,号定庵,晚号南溪,江西南昌府新城(今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诗人、词人、散文家,与林则徐、魏源和陈沆并称“清后期汉学四大家”,又与朱琦、刘逢禄等同称“同光体”或“同光体派”。他的思想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被誉为“一代诗宗”、“南国词宗”,其诗作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 作品背景
- 辞官离京:龚自珍在任翰林院检讨期间,因不满朝政腐败和社会黑暗面,多次上书直言进谏。但最终因触怒权贵,被罢官离京。这一经历使他深感国家前途未卜,于是决定归隐家乡。
- 北迎眷属:在归途中,龚自珍北上迎接自己的家人和妻子,这增加了他对家庭团聚的喜悦。但他的心境并未因此变得轻松,反而更加深沉。
- 离京返杭:在北方等待家人团聚后,他又南下回到杭州。这次行程不仅让他有机会再次体验江南的美丽风光,也让他有机会反思自己在官场上的得失。
- 北上迎接家人:在北方等待家人团聚的过程中,龚自珍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重要性。他意识到家庭团聚不仅仅是为了团聚本身,更是为了能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和挑战。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促使他开始思考如何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
《己亥杂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感慨与抱负,更是清朝晚期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的历史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时代背景下的个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