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二百八十五

嘉庆文风在目前,记同京兆鹿鸣筵。
白头相见山东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的第二百八十五首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切的情感与高度的赞美。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诗人及文学家。龚自珍出生于浙江仁和县,晚年迁居昆山羽琌山馆,并号羽琌山民。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诗歌作品《己亥杂诗》是其一生中创作的一组大型组诗,共计三百一十五首,反映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复杂的人生经历。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对个人命运的关注,还深刻揭示了当时清王朝衰落的现实。

  2. 诗歌原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1. 诗歌解析
  • 第一句“九州生气恃风雷”,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变革愿望。在这里,“风雷”象征着巨大的力量和变革,预示着清朝末年那种沉闷的气氛即将得到改变。这种描述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期待改革的情绪。

  • 第二句“万马齐喑究可哀”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这里的“万马齐喑”形容的是整个国家的沉闷氛围,人们仿佛失去了声音,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诉求。而“究可哀”则表示这种情况令人感到悲哀,因为它阻碍了国家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

  • 第三句“我劝天公重抖擞”,则是作者发出的直接呼吁。他认为应该有一种强有力的动作,去唤起那些潜藏的力量,打破现有的沉闷局面。这里的“重抖擞”寓意着重新振作和行动起来,以实现真正的变革。

  • 最后一句“不拘一格降人才”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这句话意味着不应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模式或方法来选拔人才,而是要打破常规,寻找各种不同但同样优秀的人才,以便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通过这首七言绝句,龚自珍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赞赏,更是对整个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和批评。他的诗作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同时也展示了其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