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二百七十八

阅历天花悟后身,为谁出定亦前因。
一灯古店斋心坐,不似云屏梦里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其二百七十八》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鸦片战争前夕,正值清王朝内外交困、国势日衰之时。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内容及背景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阅历天花悟后身,为谁出定亦前因。
    一灯古店斋心坐,不似云屏梦里人。
  2. 诗句解析
  • 阅历天花悟后身: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如同在天花病后体悟到了生命的本质。
  • 为谁出定亦前因: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目的和命运的探索,思考着为何要出定(修行或静思),以及这一切与前世有何联系。
  • 一灯古店斋心坐: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古老的店铺中独自静坐的情景,一盏灯光照亮了他内心的世界。
  • 不似云屏梦里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的区别,梦中的人如云般飘渺虚幻,难以捉摸。
  1. 历史背景
  • 鸦片战争爆发前夜,清朝内部矛盾加剧,国力日渐衰弱。龚自珍作为一位有志之士,深感国家危机四伏,内心充满忧虑。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背景紧密相连,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 意象丰富:诗中使用了“天花”、“出定”、“古店”等意象,这些意象不仅富有象征意义,还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
  1. 文化影响
  • 此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它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己亥杂诗·其二百七十八》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反映历史变迁和文化冲突的杰作。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感受到作者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