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二百三十五

美人信有错刀投,不负张衡咏四愁。
爇罢心香屡回顾,古时明月照杭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 其二百三十五》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的渴望和对人才解放的期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与特点:

  1. 诗歌原文
  • 原诗节选: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译文解析:这首诗中,“九州”象征着整个中国大地。诗人希望风雷般的力量能够重新唤醒这片土地的精神与活力。他呼吁天公(即天神)能够采取行动,打破束缚思想、扼杀人才的现状。这里的“万马齐喑”比喻了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环境,其中“万马”象征着众多的人或事物,而“喑”则是沉默、停滞的意思,整体表达出一种压抑和缺乏活力的状态。
  1. 主题分析
  • 社会批判:龚自珍在这首诗中批评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认为清王朝的统治限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阻碍了人才的涌现。通过“我劝天公重抖擞”,诗人表明自己对于改革的强烈愿望和决心。
  • 人才观念:诗中使用了“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名句,强调了创新精神和接纳多样性的重要性。龚自珍希望通过这样的表达,激励统治者和整个社会更加开放地看待人才。
  1. 文学价值
  • 艺术风格:这首七言绝句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体现了龚自珍作为一位诗人的艺术风格。其文字简练,情感丰富,既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又有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
  • 历史地位:《己亥杂诗》作为一组诗作,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思想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面貌。这些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被视为晚清时期文学革新的重要代表之一。

《己亥杂诗 其二百三十五》不仅是龚自珍个人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