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一百八十三

拊心消息过江淮,红泪淋浪避客揩。
千古知言汉武帝,人难再得始为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 其一百八十三”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作品,反映了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和对清王朝现实的揭露与批判

“己亥杂诗”共315首,其中第183首名为《其十三》。这首诗通过对漕运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同情以及对清政府政策的不满。下面从多个角度分析这首诗的深刻内涵:

  1. 诗歌内容
  • 诗人通过描述拉纤夫在漕河上艰难工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同情。
  • 诗句“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反映了漕运对于农民的重要性以及劳动的艰辛。
  • “夜闻邪许泪滂沱”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国家财政状况的担忧。
  1. 艺术手法
  •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漕运比作国家的命脉,强调了底层人民在国家繁荣稳定中的作用。
  • 七言绝句形式紧凑,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当时的场景。
  1. 思想意义
  • 该诗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也是对清政府政策的一种批评。通过描写劳动人民的辛苦,反映了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
  •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呼吁改革,以振兴国家。
  1. 历史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清朝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退。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
  •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龚自珍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己亥杂诗 其一百八十三”不仅体现了龚自珍的文学才华,更是他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