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一百六十九

劘之道义拯之难,赏我出处好我书。
史公副墨问谁氏,屈指首寄虬髯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其一百六十九》是清代文人龚自珍的作品,是龚自珍在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创作的一组组诗。这组诗集中反映了龚自珍对时事的深切感慨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己亥杂诗·其一百六十九》写于嘉庆二十五年,当时,诗人正任礼部主事,对官场黑暗和政治腐败感到不满,遂辞官离京返杭。之后又北上接取眷属,途中写下了大量感慨世事、抨击时政的诗篇。这一阶段的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歌主题和思想情感。

  2. 主要内容:在《己亥杂诗·其一百六十九》中,龚自珍表达了他对国家现状的担忧以及对改革的迫切希望。他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句话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迫切性,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改革唤醒沉睡的民众,打破专制统治下的沉闷局面。

  3. 思想深度:此诗不仅揭露了社会弊病,还抨击了官僚制度,表现出作者火一样的热情。他主张不拘一格降人才,以期打破旧有的陈规陋习,实现思想的解放和个性的解放。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前卫和具有挑战性的,显示了诗人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 艺术特色:《己亥杂诗·其一百六十九》在艺术手法上表现多样,既有七言绝句的严谨,又有长篇叙事诗的宏大,展现了龚自珍作为诗人的艺术造诣和文学才华。这组诗不仅是他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抒发,更是他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思和批评。

《己亥杂诗·其一百六十九》是龚自珍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他追求变革的决心,也体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这些作品对于理解清代晚期的社会文化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和思考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