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虽秀太轻孱,北地雄奇或犷顽。
踏遍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己亥杂诗 其一百五十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组诗,共三百一十五首。这些作品不仅广泛地反映了作者的家世生平、仕途交游等种种情况和经历,同时也通过抒发志怀感慨和揭露、抨击、嘲讽等方式深刻地反映了清王朝衰朽的现实。
《己亥杂诗·其一百五十二》作为其中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民族未来的殷切期望。诗句“浙东虽秀太轻孱,北地雄奇或犷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中国东南与西北地区的风貌差异,寓意着国家统一与多元并存的复杂局面。
这首诗体现了龚自珍在诗歌创作中对现实政治的干预和批判精神。通过这样的作品,他不仅抒发个人情感,更是在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大胆的创作手法,在当时的文坛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九州生气恃风雷》则是龚自珍对国家改革和社会进步寄予厚望的一种表达。通过呼唤风雷般的变革,诗人希望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抱负,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期望。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己亥杂诗》不仅在形式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而且在内容上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这种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使这些诗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己亥杂诗》中的《其一百五十二》和其他篇章共同构成了一部充满智慧与激情的文学作品,它们不仅展示了龚自珍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才华,也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近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