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一百四

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处士卑。
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共三百一十五首,创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该组诗作广泛反映了龚氏的家世生平、仕途交游等种种情况和经历,同时抒发志怀感慨和揭露、抨击、嘲讽等方式,深刻地反映了清王朝没落衰朽的现实。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艺术特色
  • 《己亥杂诗》在艺术手法上多样。龚自珍通过抒发志怀感慨和揭露、抨击、嘲讽等方式,深刻地反映了清王朝没落衰朽的现实。
  • 这组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1. 思想内容
  • 该组诗不仅广泛反映龚氏的家世生平、仕途交游等种种情况和经历,也通过抒发志怀感慨和揭露、抨击、嘲讽等方式,深刻地反映了清王朝没落衰朽的现实。
  • 龚自珍以犀利的笔触批判了历史上的按官论价的势利观,表现了诗人不畏时流权势的胆识,流溢着一股正气。
  1. 创作背景
  • 《己亥杂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朝衰落时期,龚自珍辞官后南北往返的途中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遂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
  •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己亥杂诗》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龚自珍对自己一生的反思与总结,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