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并砚走龙蛇,无分同探阆苑花。
十一年来春梦冷,南游且吃玉川茶。
己亥杂诗 其九十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 其九十三’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作品。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属杭州)人,晚清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改良主义者。他不仅是中国近代思想的先驱之一,而且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改革派人士。他的诗作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批评时弊为特点,其中《己亥杂诗》是他辞官后南北往返途中创作的绝唱大型七绝组诗,共计315首,发表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是清朝中叶的重要文人,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邃的思想见称于世。
作品背景:《己亥杂诗》创作于龚自珍辞官后的南北往返途中。这一时期,正值清朝由盛转衰之际,社会矛盾激化,龚自珍深感国家危机,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关怀。
主题内容:在《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展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反思与批评。例如,他在诗中的“九州生气恃风雷”表达了他希望借助改革的力量来振兴国家的愿望。
艺术特色:龚自珍的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既有豪放激昂的情感表达,又有细腻入微的心理描绘。他的七言绝句尤为出色,如《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思想力量。
后世影响:作为清朝晚期的重要诗人之一,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后世也得到了高度评价和研究。他的诗歌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入探讨龚自珍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己亥杂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他的诗歌不仅是对清朝晚期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也是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