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七十一

剔彼高山大川字,薄我玉箧金扃中。
从此九州不光怪,羽陵夜色春熊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该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思想影响了后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
  • 创作背景:《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辞官南归后所创作。这一年,48岁的龚自珍因厌恶仕途、反对腐败,辞去了内阁中书等职,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涯,并在此期间往返京杭之间,期间共写下315首七绝,总题《己亥杂诗》。
  • 作者生平:龚自珍,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担任过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职。他的诗文主张改革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的失败,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南归,于次年在江苏丹阳云阳书院暴卒,时年仅48岁。
  1. 文学价值与思想内涵
  • 文学价值:作为一部七言绝句组诗,《己亥杂诗》展现了龚自珍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己亥杂诗》不仅是龚自珍一生经历的写照,更是其对当时社会现状深刻反思的产物。作品中不仅涵盖了诗人自身的感慨,也广泛涉及时政、见闻以及交游等题材,借题发挥,抨击社会弊端。
  • 思想内涵: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他认为当时的社会存在许多问题,如官场腐败、民族危机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他的诗歌充满了爱国热情,呼吁人们革除弊政,以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己亥杂诗》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历史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龚自珍的文学才华,还可以从中汲取到深刻的思想和启示,对于理解和评价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