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仞书仓郁且深,为夸目录散黄金。
吴回一怒知天意,无复龙威禹穴心。
己亥杂诗 其六十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其六十七》是黄遵宪所作。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出生于广东省梅州。黄遵宪不仅是晚清时期的著名诗人、外交家和政治家,还曾任职于多个重要职位,包括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等。在戊戌变法期间,他还署理湖南事务。
黄遵宪的诗歌创作风格独树一帜,他善于将新事物融会贯通到诗中,被誉为“诗界革新导师”。他的这种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个人生活上,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黄遵宪的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他的诗作多采用对偶和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己亥杂诗·其六十七》作为其中的一首,体现了黄遵宪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不仅仅是一个地点的描写,更是一种时代的象征。诗中的高楼与铁柱,象征着当时社会的变革与挑战。而诗人的感慨,则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沉思。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更是时代的写照。
《己亥杂诗·其六十七》是黄遵宪以自己的视角对那个时代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黄遵宪的诗歌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这首诗也让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个体在其中的位置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