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四十二

夹袋搜罗海内空,人才毕竟恃宗工。
笥河寂寂覃溪死,此席今时定属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 其四十二》是清代著名文学家黄遵宪创作的一首七绝。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及赏析:

  1. 诗人生平
  • 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清朝广东嘉应(今梅州市)人,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诗人和改革家。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复杂面貌和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1. 诗词原文
    路转河桥欲暮天,一鞭飞出五云端。
    锦袍曾赋小时月,月照恒河鬓已斑。

  2. 诗词赏析

  • 首联解读:“路转河桥欲暮天”,这句描述了诗人行走在桥梁上,随着日落西山,天色渐暗,营造出一种旅途中黄昏时分的宁静与寂寥。
  • 次联解析:“一鞭飞出五云端”,这里用“一鞭”比喻诗人的抱负和行动,象征着诗人志向远大,如同驾驭着飞马,冲破云霄,直指理想之地。
  • 颈联鉴赏:“锦袍曾赋小时月,月照恒河鬓已斑”,诗人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那时他身着华美衣裳,曾在月光下学习,而今岁月流转,白发渐生,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老。
  • 尾韵思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悟。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了解到黄遵宪的文学成就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还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对于个人经历与时代变迁的独到见解和深沉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