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十八

词家从不觅知音,累汝千回带泪吟。
惹得尔翁怀抱恶,小桥独立惨归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亥杂诗 其十八”是清代文学家黄遵宪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原名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出生于广东省梅州,是清末著名的诗人和改革者。
  • 光绪二年,黄遵宪中举,后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如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等,并在戊戌变法期间担任湖南按察使、协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
  1. 作品原文
    略买胭脂画折枝,明窗护以璧琉璃。
    物从中国名从主,绿比波薐红荔支。

  2. 赏析解析

  • 此诗反映了黄遵宪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首句“略买胭脂画折枝”,描绘了他在异国购买中国风物的情景,体现了他对祖国文化的怀念及对外来文化的好奇。次句“明窗护以璧琉璃”,则通过窗户装饰的描写,暗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意识。
  • “物从中国名从主”一句,表达了黄遵宪认为物品的名称应反映其本质,而不应仅仅因为来源或所有者而命名。这一观点体现了他对文化自主和真实表达的追求。
  • 最后一句“绿比波薐红荔支”,则是用色彩对比来表现中国植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隐喻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黄遵宪的《己亥杂诗 其十八》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文化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理解黄遵宪的思想深度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推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