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凄暄风息,白日掩荆扉。
众鸟欣有托,孤云独无依。
四时自成岁,百卉具已腓。
冻馁固缠己,泫然沾我衣。
律陶六首 其五
介绍
《律陶六首其五》是清代诗人顾易所作,表达了诗人在清冷的秋日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哀愁。
顾易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创作尤为活跃。顾易以描写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往往能将读者带入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境界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这首诗《律陶六首其五》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诗句“露凄暄风息,白日掩荆扉”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的景象,露水寒冷而清新,微风已经停歇,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枝投射下来。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稍带凄凉的美。这种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秋天的清晨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环境之中。
“众鸟欣有托,孤云独无依”两句更是把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孤独的云朵,既没有依靠也没有寄托,只能任由风吹雨打。这种孤独感不仅来自于外在的环境,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的无助和悲凉,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四时自成岁,百卉具已腓”一句,诗人通过对四季轮回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春天过去,夏天来临,秋天过去,冬天到来,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而人的生命却似乎无法逃脱这个循环。这种对生命短暂的感叹,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
“冻馁固缠己,泫然沾我衣”这两句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绪。这里的“冻馁”指的是食物匮乏带来的饥饿,“泫然沾我衣”则形象地描述了泪水滴落到身上的情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无奈的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同情和怜悯之情。
《律陶六首其五》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孤独者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顾易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