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并柬果亭

城外纷纷是与非,高斋屏迹息吾机。
六时安坐猿常定,五字寻思永不飞。
下药为求前岁酒,解裘与脱故时衣。
得官未胜新知乐,他日重嗟胜事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怀并柬果亭》是清代顾峵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顾峵,字渭若,号敬亭,是康熙壬子年的举人,也是无锡地区的知名文人。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亦有显著成就,其诗作“冲淡浓至,博雅沉郁”受到了名流们的一致好评。
  2. 诗歌内容:《书怀并柬果亭》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春天的聚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对自己生活态度的思考。诗中的“城外纷纷是与非,高斋屏迹息吾机”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纷争,隐居自得的生活态度。“下药为求前岁酒,解裘与脱故时衣”则体现了诗人乐于接受过去的经历,将其视为成长的一部分。
  3. 艺术特色:《书怀并柬果亭》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技艺。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述,如“六时安坐猿常定”,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专注。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文化价值:《书怀并柬果亭》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诗中所描绘的地点——鱼计亭和菰城西北的高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这些地点不仅是古人交流诗文的场所,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书怀并柬果亭》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的诗歌,更是一个时代文化的重要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学风貌,进一步领略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