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五归京口拟李嘉佑

无乃浮名误,艰难是此官。
早归铁瓮去,好到鹤林看。
钟度江流暮,云飞海澨寒。
渊明还对酒,篱菊未应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裴五归京口拟李嘉佑’是一首由顾峵创作的清代诗作,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乡的情感和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顾峵:清代诗人,字渭若,号敬亭,康熙壬子举人,无锡人。其诗“冲淡浓至,博雅沉郁,名流共赏”。他的《怀古阁诗选》展示了他对古代文学的深厚底蕴和独特见解。
  1. 作品原文
  • 原文节选:无乃浮名误,艰难是此官。 早归铁瓮去,好到鹤林看。 钟度江流暮,云飞海澨寒。 渊明还对酒,篱菊未应残。
  • 翻译:或许只是虚名误人,身处艰难的境地正是此官职所迫。早日回到铁瓮去,好到鹤林欣赏美景。钟声在黄昏时响起,云在海面上飘荡。陶渊明还在对着美酒,篱笆旁菊花尚未凋零。
  1. 主题思想
  • 人生哲理:这首诗通过描写友人回归家乡的情景,传达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诗人通过对友人命运的同情,表达了对人生旅途中得失的深刻理解。
  • 自然描绘:诗中的“钟度江流暮,云飞海澨寒”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眼光。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钟度”、“海澨”、“秋风待雨寒”等,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 语言精炼:整首诗用词简练而不失深意,体现了诗人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
  1. 社会影响
  • 文化传承:顾峵的这首诗作为清代诗歌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对后世有一定的文化影响。
  • 情感共鸣: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乡的描述,触动了许多人对于故乡、亲情和友情的共鸣,成为人们心中的美好回忆。

‘送裴五归京口拟李嘉佑’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情的诗篇,更是一篇蕴含着深刻哲理与自然美感的文化瑰宝。它不仅展示了顾峵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传递了深厚的人文关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值得每一位热爱古典文学的人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