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委进江背洞驻军赤坎招安贼三万有奇

匹马临江背,前旌近贼营。
由来皆赤子,何忍作长平。
地险归耕少,民顽入法轻。
抚绥诚不易,先轨是阳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委进江背洞驻军赤坎招安贼三万有奇》是一首描写明朝时期抗击倭寇入侵的诗歌。该诗由明末诗人陈继儒创作,具体年份不详。这首诗通过讲述陈继儒奉命前往江背洞驻军赤坎,并成功招安了约三万名叛匪的故事,展示了当时明朝将领们英勇抵抗外敌的决心和勇气。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背景:明朝时期,沿海地区经常遭受来自日本海盗(倭寇)的侵袭。这些倭寇不仅掠夺财物,还烧杀抢掠,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为了保卫国家,明朝政府派遣官兵前去抗击倭寇。

  2. 诗歌内容:在诗中,陈继儒被任命为驻军将领,奉命前往江背洞驻守。他在那里与叛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他勇敢地冲锋陷阵,最终成功击败了叛军,俘获了大量叛匪。这些叛匪经过招安后,成为了明朝的军队力量。

  3. 主题:这首诗主要表现了明朝将领们抗击外侮、保卫国家的坚定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战争的真实场景和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4. 艺术特点:这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通过描绘战争场面、刻画人物心理等手法,展现了一幅幅英勇奋战的画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同时,诗歌在结构上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张力和动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