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皋十咏 其九 义庄碑

旧碑苔蚀卧荒园,半委泥涂半仅存。
尚义风流敢云泯,复庄千亩试重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泾皋十咏 其九 义庄碑”是一首由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创作的诗歌。范仲淹,字希文,号范文正公,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特别是在任苏州知府期间,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政绩。

《义庄碑》是范仲淹在元至元31年(1294)创作的,碑文详细记述了王氏家族创建义庄的过程及其管理情况。王氏义庄的建立体现了当时宗族成员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以及对于教育公平的追求。范仲淹本人也积极参与了义庄的管理活动,这在他的诗文中得到了反映,例如在《题范氏义庄题名》中,他提到自己也曾参与其中。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范仲淹个人的品德和作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宗族教育和慈善事业的重视。

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义庄碑》本身是一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文献。它不仅是对一个古老制度的记载,也是对范仲淹个人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体现。通过这篇碑文,可以了解到宋代社会的宗族观念和慈善文化,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政治责任感和道德追求。

“泾皋十咏 其九 义庄碑”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道德情操。通过对这篇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