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公法门旧,头白卧青岑。
借问看云意,能无出岫心。
烟萝身外满,岁月定中深。
不动广长舌,松杉演妙音。
赠漱石和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漱石和尚》的艺术赏析
《赠漱石和尚》是清末民国初诗人释敬安所作,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漱石和尚的深深尊敬与怀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漱公法门旧”,便透露出诗人对于漱石和尚深厚的宗教情感和历史渊源的尊重。“法门”一词在佛教文化中象征着佛法的传授途径,而这里的用法可能意味着漱石和尚在佛法的传播上有着非凡的地位。
第二句“头白卧青岑”,描绘了禅师苍老而又宁静的形象。诗人用“头白”来象征他的年岁已高,而“卧青岑”则描绘了他静坐于山峰之巅的景象,这既展示了他超脱世俗的姿态,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第三句“借问看云意,能无出岫心。”则是诗人与漱石对话,探讨禅学的深奥问题。这句中的“出岫”出自《庄子》,形容人的心境如山间的云雾般自然、飘渺,不被外界所影响;而“出岫心”则指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不受尘世纷扰。这种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体现了禅宗中问答式的教学方法。
第四句“烟萝身外满,岁月定中深。”诗人通过描写“烟萝”即烟雾缭绕的景象,来比喻禅宗的意境和修行者的心境。而“岁月定中深”则强调了时间的深远和修行的持久性。
最后一句“不动广长舌,松杉演妙音。”则是诗人对漱石和尚的赞美,他认为禅师的教导如同佛语,不轻易表达但又能深入人心,正如松林中的松树和杉树,虽然无声,却有着它们独有的韵味。
《赠漱石和尚》不仅仅是对一位高僧的简单记叙,更是一种对人生哲学、心灵追求的深度思考。通过这简单的五言律诗,我们能够感受到释敬安对漱石和尚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