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仲兄墓石联

血恨千年,秋后愁闻唱诗鬼;
空山片石,苍然如待表阡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仲兄墓石联》是由清代诗人谭嗣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缅怀和对其高尚情操的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谭嗣同(1865年—1898年),晚清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改革家,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还是一位革命烈士。他在维新变法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他的这些理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极具争议性,因此最终遭到了慈禧太后的严厉镇压,导致悲剧性的结局。

  2. 诗歌原文:血恨千年,秋后愁闻唱诗鬼;空山片石,苍然如待表阡人。

  3. 诗句解析:在这首题为《题仲兄墓石联》的七言律诗中,谭嗣同用深沉而又悲凉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亡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高尚人格的敬仰。其中“血恨千年”暗指自己的爱国情怀与理想破灭的痛苦;“秋后愁闻唱诗鬼”则形象地展现了自己因忧国忧民而忧愁的心情。而“空山片石,苍然如待表阡人”则以自然景象作喻,表达出对朋友的怀念如同那孤寂的山石,永远等待被发现,永存于世。整首诗语言简练有力,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题仲兄墓石联》不仅体现了谭嗣同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卓越的艺术才华,更彰显了他对于友情和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这首诗不仅是谭嗣同个人情感的一种抒发,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共同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