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梯壁

二龙山下路,傍晚此经过。
荒阪牛羊下,严城笳吹多。
寒光逼林薄,暝色上烟萝。
不听钧天奏,其如客思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郏县梯壁》是清代诗人谭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在特定时间和地点所经历的一种独特情感体验。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背景
  • 谭麟,字子云,号秋谷,清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广泛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创作不仅丰富了古典诗歌的宝库,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诗歌原文
  • 《郏县梯壁》全诗如下:
    “二龙山下路,傍晚此经过。
    荒阪牛羊下,严城笳吹多。
    寒光逼林薄,暝色上烟萝。
    不听钧天奏,其如客思何。”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通过“二龙山”“傍晚过”“荒阪”“严城”等具体场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略带凄凉的自然环境之中。
  • 情感表达:诗中“不听钧天奏,其如客思何”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虽然身处美景之中,但无法与知己共赏,只能以客之身份,默默感受这份独特的孤独感。
  • 艺术特色:作为一首七言律诗,《郏县梯壁》在形式上规整而严谨,语言简洁却不失韵味,充分展示了谭麟精湛的诗歌技艺。

《郏县梯壁》作为清代谭麟的代表之作,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还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