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以芗而焚,膏以明而竭,同彼龚生,天年竟夭;
有拔使起之,孰挤使止之,嗟吾子敬,人琴俱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兰以芗而焚,膏以明而竭,同彼龚生,天年竟夭;
有拔使起之,孰挤使止之,嗟吾子敬,人琴俱亡。
《挽王修植联》是严复创作的一首清末近现代初的对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哀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兰以芗而焚,膏以明而揳,同彼龚生,天年竟夭;有拔使起之,孰挤使止之,嗟吾子敬,人琴俱亡。
诗人简介:严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翻译家,还是中国海军近代化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瘉野堂诗集》展现了他对古典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对西方科学的吸收和理解。
作品背景:在《挽王修植联》中,严复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来表达对朋友的悼念。“兰以芗而焚,膏以明而揳”借用了兰花被焚烧和蜡烛燃尽的意象,暗指友人因悲剧性事件而遭受重创。“同彼龚生,天年竟夭”则引用了古代贤士龚胜的典故,龚胜因直言进谏而被害,这里用以比喻王修植的早逝。通过这些描述,严复不仅传达了对王修植不幸遭遇的哀悼,也反映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
《挽王修植联》作为严复的文学创作,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与哲学意义,为后人提供了深刻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