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京兆允明

五岁能作径尺字,九岁能作急就诗。
内外二祖当代儒,耳濡目染贯综之。
据案屏息有所思,起立奋笔龙蛇驰。
若使右手指不枝,掀雷抉电靡不为。
世间可意唯李白,常常一饮杯三百。
人生及时特乐耳,礼法岂为我辈设。
六博踏鞠吴趋坊,新翻一曲环红妆。
场屋那能容贺老,少年谁不爱周郎。
间施朱粉登场戏,部部梨园席退避。
世界茫茫梦幻中,都是偃师胶革具。
俸钱所入缘手尽,今日肯为明日计。
王戎障簏固痴儿,赵公看囊亦小器。
出门与客遇诸涂,牵衣诟谇争索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祝京兆允明”是指明朝著名书法家祝允明的别号,而非指具体的文学作品。祝允明(1461年—1527年),字希哲,因其长相奇特,自嘲为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自号“枝山”。他的一生充满了才华和传奇,不仅在书法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祝允明出生于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是吴中四大才子之一,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齐名。他幼年时便表现出过人的聪慧,五岁便读书识字,九岁能作诗,十岁时已博览群书。十五岁时,其师王鏊在廷试中获得第三,这极大地激发了祝允明的学习热情,并促使他发奋苦练书法技艺。祝允明的书法集各家之所长,尤其是与文征明、王宠并称为“明中期书法三大家”,被董其昌评为“绵里铁”。

祝允明的人生充满传奇。他曾出任过京兆应天府通判,即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一职位使得他被世人尊称为“祝京兆”。他在担任此职期间,展现了他的治理能力和文学才华。

“祝京兆允明”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更是对祝允明一生才艺和成就的象征性称呼。通过对祝允明生平事迹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在中国文学史和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