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平伯吴中

三陵营治长景献,次及两宫又三殿。
役夫苦役荷校逃,心计口画手布算。
官物献媚输中官,中官甲第青云端。
帝登云台惨不悦,多是民膏与民血。
怜念旧劳落一秩,乾没如山号金穴。
珠围翠绕何纷纶,居然三十六宫春。
各具衣带随所服,竹枝蘸地羊推轮。
严惮其妻老弥悍,风雪天寒背浃汗。
命取吴中诰敕来,高声诵之声如雷。
代草翰林故解事,终篇乃无一廉字。
群婢窃笑斗屏间,司空见惯如等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庄平伯吴中》是清朝诗人严遂成所作的古诗。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述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而著称,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反映了清初官场的腐败与不公。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严遂成,字崧瞻,号海珊,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严遂成为官期间,曾在乾隆元年(1736年)被举荐为博学鸿词,并曾累任至雄州知州。他的作品风格清新,与厉鹗、钱载、王又曾、袁枚及吴锡麒等并称为“浙西六家”,可见其文学成就颇受推崇。
  2. 诗歌内容:诗的前半部分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描述了三陵营治长景献的景象,以及两宫(乾清坤宁)又三殿(奉天华盖谨身)的壮观景象。然而,诗人紧接着笔锋一转,揭露了官场中的种种弊端。诗中的“役夫苦役荷校逃”和“心计口画手布算”等词语,深刻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在官府中的悲惨境遇。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多是民膏与民血”,这揭示了清初官场中贪污腐败现象的严重性。
  3. 艺术特点:严遂成善于运用细腻的语言刻画人物和场景,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风貌。例如,“三陵营治长景献,次及两宫又三殿”一句,不仅描写了皇宫的宏伟壮丽,还隐含着对权力滥用和社会等级制度的讽刺。而“群婢窃笑斗屏间,司空见惯如等闲”则表现了宫廷内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氛围。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展现了严遂成的卓越才华,也反映了清初社会的现实问题。
  4. 历史影响:《庄平伯吴中》作为严遂成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研究清代官场腐败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当时社会状况的重要窗口。诗中对官僚体制的批判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使得这首诗成为后世学者研究清代政治史和社会生活史的重要资料。此外,严遂成的诗风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都受到了他的启发,进一步发扬光大了清代诗歌的创作传统。

《庄平伯吴中》不仅是严遂成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通过深入研究这首诗,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清代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状况,还能够体会到严遂成作为一名诗人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