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能王败而走,遗基岂复为鬼有。
都水行司地合迁,青磷黑胜散如烟。
浚锦帆泾规水利,利民之外无他意。
以此受谮僇其身,巷以哭者苏州民。
哭太守,太守生,礼行乡饮酒。
太守死,谁与订经史。
课绩空为天下先,悔而归葬骨已沦重渊。
不如前人事苛刻,全受全归陈烙铁。
苏州守魏观
介绍
《苏州守魏观》是清代诗人严遂成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苏州守魏观》的作者是严遂成,字崧瞻,号海珊,是浙江吴兴人。严遂成在清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被举荐为博学鸿词。他的工诗成就,使他与厉鹗、钱载、王又曾、袁枚、吴锡麒并称为“浙西六家”之一。此外,他还有《海珊诗钞》留世。
诗歌原文:生不能王败而走,遗基岂复为鬼有;都水行司地合迁,青燐黑胜散如烟。浚锦帆泾规水利,利民之外无他意。以此受谮僇其身,巷以哭者苏州民。哭太守,太守生,礼行乡饮酒。太守死,谁与订经史。课绩空为天下先,悔而归葬骨已沦重渊。不如前人事苛刻,全受全归陈烙铁(前守陈宁苛刻人呼陈烙铁)。
作品鉴赏:严遂成的这首《苏州守魏观》不仅是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记录,同时也是对当时官场腐败和道德沦丧的一种反思。通过对魏观的描写,表达了对清廉正直官员的怀念及对其悲剧命运的同情。同时,诗中还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写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关于魏观这位苏州府知府的故事。魏观因“魏观案”被杀,与季亨、王观等五人并称“姑苏五太守”。他们的贤能在当时备受赞誉。然而,由于朝廷内部的斗争和权力斗争,魏观最终未能幸免于难,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人物。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严遂成的《苏州守魏观》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情感丰富且层次分明。特别是诗中的“生不能王败而走,遗基岂复为鬼有”、“浚锦帆泾规水利,利民之外无他意”等句子,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魏观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苏州守魏观》作为清代诗人严遂成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同时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严遂成的个人经历和文学创作,还可以从中汲取对于社会公正和道德坚守的思考。